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书香阁阅读心得一
TUhjnbcbe - 2022/4/9 15:18:00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书香阁”活动阅读心得

科教管理中心闫留超

“书香阁”活动开展了近一个季度,我比平常更快地获得了知识,养成了更好的读书习惯,优化了自己读书的方法。总体上看,把读书当成一个指标对我来讲利大于弊,详细心得如下:

一、学以致用,从书中得到点拨,解决了工作中难点问题

公司领导列出了7本书的第一季度推荐书单,除关于谷歌的两本书之外,我全部精读。其中,《OKR工作法》《从0到1》《IPD研发之道》三本书我在书单出来以前就精读过;为了更顺利地推进部门OKR工作,我在一季度精读了《OKR:源于英特尔和谷歌的目标管理利器》《价值》;还有两本,《重新定义公司》和《重新定义团队》从名字上暂时吓退了我,在一个公司、一个团队工作,每个成员都去重新定义会否造成上下不一心?当然这是没有完成读书任务的托词,但是,我有几位师友在美国的谷歌公司总部工作,对谷歌的八卦时有耳闻,系统性地学习谷歌公司不是我目前的优先事项。

我优先做的事情是:我用检视阅读的方式读了《商业知识产权战略》和《智慧的较量》。读这两本书的原因是我作为魏桥国科知识产权小组成员之一,需要快速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先进案例,以便能够与同事、专家同频;能够对正在做的知产战略制定工作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在落笔撰写知产战略时有据可依。两本书对我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让我和小组能够在专家指明的方向上把思想变成为行动,把原则细化为计划。

我优先做的另一件事情是用分析阅读的方式读了《清单革命》和《人类简史》。这是领导推荐书单中书籍的两本,看了序言和目录我觉得是两本好书。于是,趁着被隔离的机会,在一个美好的春天的周日,我一口气详细地读完了这两本书。这样的书我从不期望在看完后就让我学到什么或者领悟什么,而是掩卷之后能获得启发,在忘了书中内容后发现里面主张的思想已悄悄地改变了我做事的行为。

这季度我也开展了一些主题阅读,如创新管理等。对于这种长期钻研的主题,我早就没有了新鲜感,读过的本主题内的其他书也使我有了关于这个领域的基本的知识框架,再深入地读会感到较枯燥。然而知识的海洋是无尽的,每次打开一本晦涩难懂的工具书、英文书等,都会让我有新的收获。

此外,我在本季度还读了些杂书,比如宇璇分享在书架上的《许倬云说美国》,Kindle阅读器里以前偶然购置的《致女儿书》等。我漫无目的地翻看这些书籍,没有目标,没有期望,没有进度要求,只希望能够从别人的眼中看看这个世界。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虚若谷”,读的杂书多了,看问题的角度会多些,能够增加同情心和同理心,不至于让自己一身戾气,狼狈地为人处事。

这季度工作较忙,基本没能抽出时间看看闲书,小说、文学、诗歌等一本也没碰,只有感叹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二、形成习惯,使工作学习两不误

我向来有读书的习惯,一般是在地铁车厢里,或者是在睡前拿本书读到睁不开眼睛时。

通过近期的“书香阁”活动,我增加了阅读频率和时长,增量部分来自于工作期间的碎片时间和下班前后在单位多待的一小段时间。

读书占用了工作时间?这怎么行!可能有的同事或领导会有这样的质疑,但是我认为这样做是可以的,并且是需要鼓励的。

读书可以成为工作的一部分,读书可以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可以增加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因为“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的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并且,“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这个读者比另一个读者更主动一些,他在阅读世界里面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更多一些,因而也更高明一些。”

工作也是这样,主动工作,能够厘请工作的核心内容,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员工的工作能力就越强,在工作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工作的绩效也应会越好,同样,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也会更强些。因此,虽没有人做过相关回归分析,我觉得会读书的人也必定会工作。

三、讲究方法,分层阅读,带着目的高效求知

这里分享我读书时的对书籍的分层方法,来自于《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对这个方法深感认同。

第一层次的阅读为基础阅读或初级阅读,指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为检视阅读或速读、略读或预读,特点在强调时间。在这个阅读层次,读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因此,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上,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光是书的表象所教给的一切。速读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高手可以做到真正的“一目十行”或者“翻书式读书”。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为分析阅读,要更复杂,更系统化。随正文难读的程度有所不同,会相当吃力。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一个人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主题阅读。这个层次要求非常多,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借助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

四、尽信书不如无书,不应盲目读书

我近期读书的最后一个心得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色列在创新方面走在全球前列,与其国民平均每人每年读70多本书有必然的联系,也跟以色列人活学活用的民族特点有关。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总之,读书不能死读,盲信经典,把自己变成书呆子,反而要有批判性思维,以解决问题,指导行为作为读书的第一性原理。

最后,感谢公司组织“书香阁”活动,我们从上到下都行动起来,必然形成好知、乐知的企业文化,让我们的创新事业如虎添翼。

但是,我也向公司提两个建议:

1.缩短书单,只列最需要所有人了解的某些知识的基本书籍即可,突出导向性。

在攻坚克难加速抢滩落地的关键时间点,不要让读书成为员工的负担,不能奢望几本书就能够改变一个人多年形成的价值观,因此不需在书单中列出说教类的书籍。

2.员工业绩的短板是能力的短板,应让能力建设优于知识获取。

除非能增长心智,否则学不到东西。跟读书一样,如果一个人所读的书都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必须让一个人能操纵超越其能力的书,阅读超越其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人的思想增长。工作中,不妨少一些员工行为上的规定,少些形式。只要目标不跑偏,让员工承担些超越其能力边界的事情,让个体能力的增长为组织能力整体增长积聚势能。

注:部分内容或观点摘自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Kindle版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香阁阅读心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