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下半年,应湘东区委宣传部之约写了一首反映湘东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特色的诗歌。当时我就想,若有机会,接下来可以陆续写一组《读上栗》《读芦溪》等,最后再写一个《读萍乡》,形成一个小小的系列。
有意思的是,当时《读湘东》在《萍乡日报》发表后,有朋友写了一篇评论,评论末尾也寄望我能陆续写出读萍乡各个县区的系列之作。
惭愧的是,过去了三年多,我才又写了一个《读上栗》,还有更多未知等待探索。
感谢萍乡电台铭宇和上栗电视台雅琴合作的优秀朗诵,他们都是上栗儿女,正好弥补了我文字的不足,用声音表达了上栗的深情。
读上栗
漆宇勤
读栗水,读漉山读民间故事口耳相传支撑童年的发祥地读焰火,读溶洞读赏心悦目满足一切想象的古典意象面朝满树繁花的夜空,抚摩上栗的版图两条河流分别出发却有着相同的抵达遥远的潇湘大地,洞庭湖里倾听上栗的水声三座高山分别耸立却指向相同的高度亲切的赣鄱怀抱,罗霄山脉绵延上栗的竹涛作为湘赣边的上栗不是边界,是互通有无的门户作为湘赣边的上栗不是区分,是相互融合的区域是过渡,是互补,是亲戚往还的熟悉村庄是拥抱,是握手,是产业交织的合作园区上栗,登高望远叶落两省的上栗!路过彭高登赤山,播种福田望桐木细小的溪流从东源出发汇成滔滔萍水坐拥金山看鸡冠,穿行杨岐到长平细微的个体从上栗出发凝成浩荡江山上栗,襟怀开阔我们共同的上栗!古老的傩俗阵列在前,灯彩与皮影依次点名还有春锣与漆画点染中国民间文艺之乡还有古老又日常的烟花制作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场上排列整齐春光明媚处我们再将上栗的武艺逐一检阅现在,透过麻石街萍浏醴的风云读你读上栗。透过斑竹山斑驳的树影读你读上栗。读懂上栗尚武拼搏的红色基因现在,透过杨岐山倒栽柏的禅意读你读上栗。透过万寿宫码头的喧闹读你读上栗。读懂上栗动静自如的盎然古意普通寺前成林的方竹自有规矩宝华观傲立的罗汉松依旧青葱那些唐代的塔与碑,那些元代的人与树那些闪烁光芒的名字让人神往:刘禹锡,韩愈,*庭坚……孽龙洞里流光的钟乳焕发异彩楚王台上不朽的诗文见证传说这崇文也尚武的上栗拜火也拜屈原这崇文也尚武的上栗仁义信智两全还有更多,国庶兄弟让人反复嗟叹……现在,我透过案山关的险峻读你读上栗。透过李畋崇拜的习俗读你读上栗。读懂上栗定有所成的信念现在,我透过拱辰塔的文韵读你读上栗。透过栗江书院的残简读你读上栗。读懂上栗知书达理的追求面朝史籍的新旧册页,抚摩上栗版图掠过许真君,掠过夜空里绽放的花千树掠过唐廪刘凤诰,掠过有棻有棠喻宜萱必须停下来,在烟花爆竹的硝烟味前踱步必须停下来,在电子信息的现代感前聆听这是52万上栗人血脉里骄傲的底气读懂这些,便读懂义无反顾决然的上栗读懂这些,便读懂一往无前坚定的上栗漆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