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记忆力心理学》。
作者赫尔曼艾宾浩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学毕业后游学于英国和法国,受费希纳的影响开始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36岁时任柏林大学副教授,40岁时,艾宾浩斯和他人共同创办了《心理学和感觉生理学杂志》,44岁时任布劳斯雷大学教授,55岁时,任哈雷大学教授。
赫尔曼艾宾浩斯在《记忆力心理学》一书里面,提到一个他自己做被试的试验。他试图背诵三个字母(两个辅音夹一个元音)一组的无意义音节列表。他观察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列表背诵下来,作为自己学习速度的量度。在一段时间后,他再检查自己需要通读多少遍才能再一次背出列表。他发现了一些遗忘规律。先学习到的知识首先以很快的速度被遗忘,然后会缓慢下来。而已经长时间记住的东西,则很难被彻底忘记。这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这个也被称为“艾宾浩斯曲线”。
本书将告诉人们如何提高记忆知识,学习内容和学习速度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微妙关系,朗读次数越多是否就能更加清晰的记住事物呢?而轰动一时的记忆曲线和遗忘曲线是怎么得来的呢?
《记忆力心理学》是第一本对记忆的研究记录报告,是艾宾浩斯最著名也最经典的一本著作,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材料数量和记忆次数的关系、时间间隔和保持数量的关系,重复和分配识记的影响、直接联想、间接联想、顺序联想、反向联想都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为以后记忆心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了解记忆作者认为,不同的人在记忆方面的差距非常大,记忆有三个必要条件,分别是识记、保持和复现。识记就是事物在脑中给人留下的印象;而保持,就是记忆在意识中或意识之外的地方所能保持的时间;复现也叫回忆,就是记忆回到意识中或人用意志力对记忆进行调用的综合分析。
在大脑中,神经反射的信息有时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准确呈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关心的是怎样找到信息、怎样呈现信息,这就是一个保持和复现的过程。如果我们想要记住一件事情或者知识,那么就必须让记忆保持下去,这样就形成了记忆保持曲线。那什么是记忆保持曲线呢?
1、遗忘
我们的大脑有两种记忆方式,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什么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指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之内的记忆。比如,花2分钟做一件事情,把2分钟以内的这些事情全部记清楚的这种记忆能力。另一个是长期记忆,长期记忆指保存时间能够比较长的记忆。记忆的形成,意味着信息在人脑中留下了“痕迹”。
但一件事物的信息在经过人的学习,比如朗读或背诵等之后,就成了短时间的一段记忆,但如果不及时复习,这些记忆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消失。每个人都是如此,记忆力再强的人,也依然逃不过时间的作用。但是,人类如果对一件事物的信息反复学习,就会极大地增强记忆保持的时间。但这也只是将记忆延长了非常有限的一段时间,很快,我们又会遗忘。
那么,在心理学意义上,遗忘究竟是什么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曾经记忆过的内容无法返回到意识中,也无法自动复现,即便能够回忆也是错误和不正确的。
比如,作者亲自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自己是实验者也是被试者,他做了严格的记录,通过这些数据他划出了一条记忆力曲线图。这条曲线的纵轴,代表记忆内容的数量,横轴代表天数,也就是被试在记忆完毕后经历的天数,这期间不再复习记忆的内容。这条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开始下降得最快。
也就是说,记忆的遗忘速度是不规则的,不是每天忘掉平均数量的内容,而是在最开始的阶段遗忘得最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放慢。最后,遗忘停止,没有被遗忘的记忆就成为了长期记忆,可以被随时调取,或者在某些特殊环境和某个事件的触发下再次让你想起来。
2、记忆力保持曲线的特点
人脑是一个储存记忆的超大承载物,我们经历过的事情、想过的问题、感受到的情绪体验,甚至做过的某些动作,都有可能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记忆保持曲线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学习过的诗歌还是字母,或是各种各样的文章,都会经过识记、保持、复现三个重要环节。
从识记到复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人只是注意当时诵读之后的效果,也就是识记的效果,却从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