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时间清楚的表面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有条不紊的,而恪守时间就是使人信任的前提,准时办事,恪守时间,往往就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平时可以通过钟表,手机,电脑等方式知道时间。我们知道在古代,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皇帝规定什么时间上朝,大臣就必须要按时上朝。那么,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是通过什么来计算时间的呢?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先懂得计时国家,在商朝的后期,中国就已经开始将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当时出现将昼夜分为等分的百刻计时制,之后一直使用百刻计时制,直到清朝才被废除。
在后来时间的划分变得更加精细,有了更加详细的时间观念,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就有写:“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北宋时期就已经将昼夜分为了十二个时段,“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昏,人定。”同时也对应着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就已经有着比较详细的时间划分,那么在古代也自然有着很多种计时的工具,每一种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
日晷
日晷,就是日晷仪,是一种用来观测太阳的影子来计时的仪器,也是我国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日晷通常由石盘和铜制的指针做成,指针垂直穿过圆盘的中心。在石盘的表面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着两个时辰,太阳照射在日晷上,中间指针的影子就会投在石面上对应着时间,和现在的时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晷,日景也。”这里的日景指的就是白天的影子。由于不同的季节,太阳的位置不同,所以要观察日晷还需要了解不同时期太阳投影位置的不同。
圭表
圭表是一种简单又重要的计时仪器,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通过利用太阳的投影来测量时间的。简单的来说圭表就是用一根杆子立于地面,然后通过太阳照射产生的投影长度来测量时间,垂直利于地面的杆子就是“表”,而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有刻度测量长度的标尺就是“圭”。圭表是古时候人们通过房屋树木的影子,而从这些影子上发现的规律,而发明出来的。但是圭表和日晷一样都有着一个缺陷,那就是必须要依靠阳光才能测量时间,如果没有太阳就无法测量,所以晚上的时间并无法记载,自然就需要其他的工具来测量了。
漏刻
漏刻,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并且不仅只有中国在使用,古埃及和古败笔轮等文明古国也都有使用,漏刻可以说是历史上最长,且应用最为广泛的计时装置了,最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挈壶氏:掌挈壶以令*井。”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可则是指将一天时间划分为的时间单位,在使用漏刻时,首先将漏壶中插入一根刻有时刻的标杆,箭下用一只箭舟相托,浮于水面。当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然后通过壶口处箭上的刻度指示时刻。就是通过水流动的时间来计算一天的时间,只要水保持不变,每天就能较为精准的测量时间。而对于时间的精确程度就取决于水流的速度,所以古人会使用很多漏壶,来保持水流的均匀,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沙漏
沙漏和刻漏一样,都是因为圭表和日晷会在阴天或者夜晚失去作用,所以才被发明出来的。而沙漏的原理和刻漏一样,都是通过水和沙子的流动速度来计算时间的,因为在冬天刻漏中的水容易结冰,所以才发明沙漏,将水流改用流沙来驱动。在《明史·天文志》中记载明初詹希元创造了五轮沙漏。宋濂所著《宋学士文集》中就记载了无论沙漏的结构。这种沙漏就已经彻底摆脱了天气的辅助,独立成为了一种机械性的钟表。
历史上还着很多测量时间的仪器,这些仪器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蕴含了古人的智慧。而我们现在生活所使用的一起科技,都是又这些智慧的结晶一步一步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