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年,我零零碎碎应该读过多本书,我读书的节奏,一般是三天一本书,如果读一本书吃力,花的时间长,下一本书就有点赶时间,会找一本易读的书来冲量。例如,我阅读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就花的时间比较长,原以为对中国历史有点知识储备,但是读起来还是很慢,读完之后,立马就找到张鸣《历史的坏脾气》,基本上不到一天就读完,两者一平均,就完成KPI考核,有点姚明和潘长江站在一起平均身高的味道。这样的好处,一方面保证了阅读效率,另一方面不至于让人身心疲惫。有点虚荣心,有点小小的成就感,才会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这些都是我读书的方法。读书的目的,在于填补自身感兴趣的知识短板。短板太多,方向也很杂,但是需要一条主线,追求精细和专业,例如历史方面的储备不足,就从近代史到明清史慢慢延伸出去,此外一点兼顾”饭碗”有关内容,财经、法律,科技等方面知识也需要丰富起来。至于真读了多少本,我没在意,我在意的是读了多少本好书,自己有了收获,有了欣喜,省去找一本好书的时间。本次盘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在墨库做过点评的书不记录本次盘点,好书还是能凑齐十本的。
第一本: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华书局年
写通史的人很多,吕思勉《中国通史》、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只有吕思勉,张荫麟等少数人完成了该项工作。写中国通史都需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观点,吕思勉这本书跟其他人的观点没有重复,更多是知识点的补充。
吕思勉梳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从*治,文化,制度等多领域一一进行总结,跨度大,思维跳跃,他的写作方式不是以时间为轴陈述历史事件,大概三分之二的篇幅是以主题形式进行述论,历史事件极大压缩,论据论点信手拈来。作者注重历史材料的串联和考证,要求读者有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否则耐读性就很差。
这本书是一面镜子,让很多研究历史的人找到差距。我当时就一下子打回原型,阅读的比较慢,吸收比较少,自命不凡的读者可以一试。
第二本: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年
国内首部雍正评传,最早在年出版,然后不断重版,就算如此,在某宝购买原版也要一百多块钱。贵有贵的理由,作者在该书当中的论述不断被人借鉴,新的研究好像也没超越该书的成就。最近这两年爆火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很出彩,读完《雍正传》才发现这部电视剧史料丰富,基本都出自这本书。
冯尔康论述充分,考据严谨。典必有出,事必有载,相对客观真实,作者还针对民间关于雍正帝的种种谬传作了辨析和驳正,带给读者关于雍正帝全新立体的形象。例如雍正上位是不是篡改“十”为“于”,作者认为遗诏满汉文都需要相互印证,“篡位说”站不住脚,就凭这一点就完胜当下很多传讹者。
雍正经过了九子夺嫡胜出,民间有太多非议,作者一一考证其出处,不私偏,通过公正考证来还他一个清白,要不有人说他的丰功伟绩其实不差于千古一帝。
第三本: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
阅读这本书,一部分是工作需要,当下电商话题与打假、知识产权、产业链延伸有关,这本书里面记录的案例则丰富我的相关论述;另外一部分是与我个人经历有关,我的几个亲朋好友都在汉正街加工服装。熟悉这个小商品市场的人大概知道,方方的《万箭穿心》里面的主人翁就在这里干过扁担工,还有池莉《生活秀》里面记录汉正街的市井生活。汉正街的服装市场变迁正好和本身当作“浙江村”十分相似,阅读起来就有了亲切感。
项飙为了写好论文,借同乡之便,于90年代中期6年时间里对“浙江村”进行实地调查,深入“浙江村人”的日常生活,以近乎白描的写作手法,细致呈现了“浙江村”这一流动群体的落地、发展和变化中的诸多细节。对于“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浙江村人”作为“外来人口”在北京的生活、生产经营、乡情民愿、与流入地及户籍所在地管理部门的互动等等,均加以极近距离的分析记录。北京“浙江村”最后的遭遇,也为当下企业生存提供借鉴。产业壮大,必须建立良性发展之上,否则随时可能被摧毁。
一篇论文付出如此艰巨的任务,艰辛背后其实就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让有相同生活经历的人产生共鸣。
第四本:美安东尼·刘易斯译者:何帆《批评官员的尺度》北京大学出版社年
这其实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作为一个时评写手,总想引用一些经典的案例来一锤定音,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作为一个新闻理想主义者,总想从这本书汲取力量,但是总会碰壁找不到出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一个案例,拯救了一个报社,这背后是九名大法官的努力,为以后美国言论自由奠定了基础。在美国,很多新闻机构都把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写在墙上,这不仅仅是工作需要,更是一种信念。
临渊羡鱼,阅读这本迟来的书只是慰藉下理想。早些年批评官员可以上新闻,现在我们批评官员其实也变成常态。只要理想不熄,总有看到希望一刻。
第五本: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例如林则徐上任途中,也走了差不多三个月,这三个月当中,战争形势早已发生改变,就凭借这一点,就让人扼腕叹息。清朝最后的崩溃,不是某个人能拯救,这是体制的溃败。
经典的历史著作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于历史史料的考证,连同当事多方的映证,作者就考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
这种治学态度,就值得当下学者学习。
第六本: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内外的博弈-年中国的外交争执与*派利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9月
还记得电影《建*伟业》顾维钧慷慨激扬的演讲么:山东就是中国的耶路撒冷,孔子就是中国的耶稣。其重要性就是青岛等地不能被列强瓜分。这本书就有出处。
作者通过巴黎和会山东问题,梳理了国际国内各个利益团体的行动与对策,既然是博弈,对内有派系之争,无论哪方*治力量,国家利益都高不过*派利益,学生运动更是用来达到*治目的的手段;对外有列强的周旋,列强通过牺牲中国利益达成平衡。作者还原巴黎和会的里里外外,把一件大事写的惊心动魄,仿佛置身谈判现场,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时间点都被作者安排的妥妥当当。
弱国无外交,都在这里体现出来了,原因也很清晰。
第七本:金观涛/刘青峰《开放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与《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年
看多了历史方面的书籍,很多人都想找出历史变迁的规律。作者探讨至百多年间中国社会宏观结构的变迁,把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视为传统社会的断裂,而认为共产*建立的*权不过是传统的某种变构。作者沿着社会变迁的主线,以新的视角来考察一些列的历史事件。特别是近代夺取*权采取系列手段,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个人认为,作者先有观点,然后再寻找相关证据来进行佐证,历史的复杂性不以单线观点进行,还有很多外围因素。这也是国内外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对历史变迁有不同见解。但是作者敢于突破创新,这点让人佩服。
第八本:韩昇《隋文帝传》人民出版社年
阅读帝王传,找一个专业的作者,阅读一本书其实就够了。韩老师系统分析了北周后期至炀帝即位之间文帝杨坚的历程,探究隋帝国的兴盛与灭亡都由于集权国家主义,隋帝国比之唐帝国最大的落后在于文化价值建设,南北朝后帝国不仅面临疆域的统一,更面临文化价值观的重构与认同。
隋文帝杨广相关的历史要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为以后阅读《东晋门阀*治》打下基础,结合袁刚的《隋炀帝》,对隋朝的历史相关知识基本都清晰了。
第九本:[美国]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典藏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8月
研究义和团的著作很多,团民其实被当成工具人被使用。
作者研究义和团,更多论述是强调研究的方法,同一个事件的发生,圈内和圈外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更不用说这一件大事过去数百年。作者讲述整个事件,更强调当事人的经历剖析,自然环境的加持等周边环境的影响,为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方法。
宏观壮阔的事件与景象只是事情矛盾发展成熟的必然外在表现,而其内在渊源却隐藏于寥寥数字之中,要揭开历史的面纱,探究内在的逻辑真相,万不可被人云亦云的刻板印象所左右,而分析真相的逻辑就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识,知识,阅历以及作为人所共同的情感。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十本: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山西人民出版社,年5月
目前为止唯一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对革命年代中共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的看法的一本书。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自助者人助,人助者天助。中国革命的成功并非偶然。
杨奎松老师的贡献在于提出“中间地带”的概念,中间地带更具有一种的战略的内涵,在恪守某种原则之下对灵活性的保留,它可以是阶级革命和民族革命间的“中间地带”,可以是国民*左中右不同派系间的“中间地带”,可以是知识分子中自由派和同情派的“中间地带”,可以是美国和苏联两强之间的“中间地带”,可以是抗日敌前和敌后的“中间地带”,可以是大中小资产阶级之间的“中间地带”,正是重视这种独立自主的中间路线,才让中共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并成为百年大*。
建*百年,推荐此书,更有一番心得体会。
怎么样,作为一个阅读小白,看了我的叙述,抓住一条主线,是不是有了方向?
年再见,年争取读更多好书。(墨库APP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