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听到一位中年妈妈感慨,她说:千万不要逼孩子上清华北大,太苦了!
学习确实是件苦差事,古语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然而,当镜头面对北大天才级助理教授、超级学霸“韦东奕”,他淡然无争,全身心沉浸在数学世界的人生,却又让你觉得他并不是抱着苦中作乐的态度,而是真的享受学习的乐趣。
那学习到底苦不苦呢?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答案。
现实是,人生实苦,搬砖有搬砖的苦,学习有学习的苦,真正苦的是日以继夜地坚持,不知道结果的茫然焦虑。
如果沉浸于过程,每天都有一点点反馈和成果,就可以生出很多乐趣,也会让学习本身轻松很多。
我们需要的是逼自己一把,找到一个适合我们去学习、思考、积累的工具,打通写作和学习的流程,让过程本身推动我们前进。
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卢曼就是用这个方法,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读书、记笔记,不仅成为了社会学教授,还完成了58本书和数百篇论文。
而申克·阿伦斯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是迄今为止,最细致、详尽介绍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书籍。
这本书不仅介绍了卢曼的笔记系统、写作方法,还从写作入手,介绍了记忆和学习方法,让我们通过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掌握一整套学习和写作的方法,用正确的流程,把精力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不断读书、思考、积累,从而改变人生,有所成就。
接下来,我们分三部分了解一下这本书的精华:1、区分4种笔记,积累卡片笔记;2、索引和双向链接,开启记忆的多元入口;3、通过写作思考。
01.区分4种笔记,积累卡片笔记
卢曼有两种笔记盒,一种是永久笔记盒,一种是文献笔记盒。
而卢曼的笔记有四种:闪念笔记、永久笔记、文献笔记和项目笔记。
闪念笔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所有从你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
所以,闪念笔记就好像是一个临时存储器,把所有的念头、想法都记下来,在1-2天内重新消化这些信息,把他们整理成永久笔记,存入永久笔记盒中,不然,之前的记录就变成了无用功。
永久笔记,当然就是永久存放的笔记,它们以同样的格式记录,并存放在同一个盒子里。
因为是以卡片的形式记录,内容不宜过多,一般以一张卡片的大小为限,或者是以你的电子屏幕的大小为限,以简洁为原则,不要超出一页的范围,免除翻页带来的干扰和繁琐。
当然,这些笔记不是被随便地丢在盒子里,卢曼会给这些笔记编上序号,并按照相互关联性,把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写永久笔记的时候你就要思考,这些笔记将来会发挥怎样的价值,写好笔记也要思考,这一条笔记跟之前的哪些笔记有关,然后把它放在这一条笔记后面。
比如,我读了《卡片笔记写作法》,记录了一条关于时间概念的笔记,写好之后翻看之前的笔记,发现一条阐述未来的笔记,而这一条笔记编号是2,我就把新笔记编号2A,用软件的双相链接功能,把两条笔记链接在一起。
卢曼使用的是纸质的卡片和实体的卡片盒,所以,他的笔记编号会是一串随机的数字、字母、序号的组合,这样不设主题,随机编号,才能让笔记按照由下而上的方式自由生长,形成一个自然庞大的系统,这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管理方法。
作家在纸上写笔作品。writerwritesapenonpaperwork
笔记是为思考服务的,笔记盒就是我们的外脑,帮助我们客观的存储信息,简单的格式才既有利于存储也有利于提取。
第三种笔记就是文献笔记,文献笔记也是永久存储的。然而,卢曼的文献笔记不是复刻般的摘抄和积累,而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转述,尽量简洁清楚就好。然后,在这张卡片的反面记录文献、书名、页码等具体信息。
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很多人也有把书反复阅读的习惯,我自己是通过反复阅读来增进理解。
然而卢曼认为,只有把读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才能发现那些自己还没弄明白的地方,才能发现那些重复、矛盾、冗余的部分。
反复阅读不过是让你对内容更熟悉了,但熟悉≠理解,熟悉≠记住,用自己的语言去重述才能帮助你记忆,让你在理解的基础上,把知识融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去,从而真的扩大记忆的容量,也更容易提取出来。
最后一种笔记是项目笔记,所谓项目笔记就是当你研究某一课题或某个项目的时候,所有需要用到的信息或材料,包括“相关文献、草稿片段、手稿中的评论、大纲、备忘录、待办事项、草稿本身”。
现在很多软件中也有类似功能,可以把项目需要的资料或材料放在一起,帮助你高效写作。
然而,当你完成项目写作之后,可以把项目中的内容整理进入永久笔记或文献笔记,不需要的就可以直接丢掉了。
笔记的分类很简单,所以,卡片笔记很容易上手,学过就可以用起来。
02.索引和双向链接,开启记忆的多元入口
当积累的卡片越来越多,使用时查找和提取都会面临很大困难。卢曼一生积累了9万多张卡片,而他高效利用卡片的方法就是索引。
用卢曼的话来说:索引是快速进入笔记的入口。
通过索引,你可以快速找到你需要的内容,而且是成体系的。
卢曼的索引类型分为四种:主题索引、不同主题概览、逻辑索引、卡片关联索引。
主题索引可以让你快速概览某一主题下的观点条目,而不同主题的概览可以让你快速get到相邻的不同主题。
逻辑索引就是将标记具有逻辑关系的卡片位置,因为它们可能并不相邻,而卡片关联索引就是将没有任何关系的卡片联系在一起,让思想的火花碰撞,产生独到的观点。
其实,现在很多软件具有双向链接的功能,可以免去做索引的繁琐,快速将笔记联系起来。
比如我常用的印象笔记软件,最近也添加了双向链接的功能,只是关键词标签和双向链接功能是分离的,添加操作略显繁琐。
尝试了一下最新推出的葫芦笔记,确实很容易上手,打标签就能实现双向链接功能,自动建立知识图谱。
所以,虽然现在习惯使然,依然用印象笔记写作,也开始用葫芦笔记记卡片笔记,积累自己的知识复利。
通过链接,积累的卡片就可以像一棵树一样,渐渐伸展出枝桠,然后枝繁叶茂,但又浑然一体。
索引作为盘活整个卡片知识系统的入口,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对抗遗忘。
从生理上讲,遗忘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记者所罗门·舍列舍夫斯基拥有超级强大的记忆能力,几乎能记住所有的东西,包括细节。
如果开会有他在场,他可以复述出开会发言的所有内容,一字不拉。
但与强大记忆力相伴随的是,他没有提取要点、把握重点的能力。同样是读完一本书,我们可以一句话概括全书主旨,他就不能。
他还常常因为别人的闲聊触发记忆和联想,从而干扰自己要做的事情,非常痛苦。
心理学家把人类这种隔离了自主意识和长期记忆的机制叫做“主动抑制”。
这种“主动抑制”就相当于一个过滤器,让我们的记忆可以被触发和调取,而不是让记忆把我们当下的意识淹没,失去选择和把控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记忆不只是你记住了什么,而是你在用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提取出来。
也就是说,记忆可以分为两个机制: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
存储强度是看你存进去了多少,也就是我们平时使用的记忆方式,通过反复多次来加强记忆。提取强度是在你需要用到之前的存储时,是不是能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顺利准确提取出来的能力。
而科学家发现,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呈负相关,你存进去的时候越容易,提取的时候反而越困难。
所以,我们平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去记忆,但这种简单低效的记忆方式,最终的结果确却是头脑空空,混沌一片,学了个寂寞。
特别是当我们有太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素材和信息时,仅仅依靠大脑,显然是不现实的。
大脑并不是一块可以无限存储的硬盘,现在的记忆会对过去的记忆产生影响和干扰,导致过去记忆变形歪曲,变得不可靠、不确切。
所以,我们依靠大脑来记忆基础知识,掌握框架,但要学会利用外脑帮我们储存细节和庞大的知识系统。
卡片笔记盒就可以充当这样的外脑,帮助我们存储。
而索引和双向链接就是入口,用联系的方式,通过一个关键词,主题式的提取与之相关的所有内容。
03.通过写作思考
然而,卢曼并没有把卡片笔记盒只当作一个单纯的存储工具,他希望借助笔记盒,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出更多独到的观点。
所以,记笔记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是阅读、思考和提出观点,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思考的问题。
没有思考,笔记盒就是“思想的坟场”,没有任何价值;没有思考,笔下的文字就没有灵*,文章也会索然无味。
那我们该怎样思考呢?
作者认为,要通过写作来思考,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就是脚手架,写作本身就是思考方式。
大脑不仅不是一个可靠的记忆工具,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思考工具,他的思考往往缺乏逻辑性,总是跳跃着得出结论。
但通过写作,我们把头脑中零散的观点显现化,大脑才能系统地分析思考。
当你把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都写下来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矛盾的地方,你才会找到薄弱之处。
当你在写作过程中,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把问题或理论描述清楚的时候,你才会找到那些还没理解的地方。
物理学家费曼就是通过写作思考的人,他的笔记本不是思考过程的记录,而是他的整个工作的过程。
所以,利用卡片笔记法,我们不仅可以用来积累知识素材,还可以用来生成想法,产出观点,完成创造性的工作。
创意并不是一瞬间灵感的爆发,而是在无数的积累、思考、改良后,才有的产物。
就像作者阿伦斯在《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中说的那样:“实际上,我们的大多数想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创新性,但通过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我们将更有能力做出真正的创新。”
所有的创新都是在大量的积累后,又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思考后才产生的,哪怕最终的出结果的瞬间很短暂,方式很奇特(比如睡梦中),也绝对离不开前期的努力。
所以,卢曼的写作流程不是先列大纲,再搜集素材,而是先阅读、思考,记笔记,等到框架完整,观点成熟的时候再开始写作,这与我们平时写作先列大纲再搜集素材的方式是截然相反的。
而我们记笔记的过程,不只是积累的过程,也是写作的过程,思考的过程。
而这样的积累,把功夫都用在了平时。
因为抱着要写作的目的在积累,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你已经在思考;在记录的过程中,你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管理卡片的同时,你已经将不同的观点相互联系碰撞,有了新的想法,发现了更多的联系,得出了可靠的结论,所以,写作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写作,不过就是把已经整理好的观点和素材串联在一起,形成连贯的表达而已。这也就是让过程推动你前进,自然而然达成你想要的结果。
总结一下,卡片笔记法不只是一种写作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推进思考的发酵场,是一个创意的生成器。
它用简单的格式,包容的体系,可以形成每个人独具风格的知识系统,所以想把这本书——《卡片笔记写作法》,推荐给所有希望人生有所改变的人。
如果你从今天开始,每天用卡片笔记法积累几条笔记,或许,有一天你可以像卢曼一样,实现人生的跃迁,成为学霸、著作等身都不只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