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管理鼻祖56年实践方法 [复制链接]

1#
怎样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12.html

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把时间花出2倍的感觉,不仅完成了本职工作,空闲时间还靠副业赚到了钱,成为名副其实的时间管理大师。

而有的人,忙忙碌碌,不知时间都去哪儿了,生活没有改善,工作也没有“钱”途。

企业管理大师德鲁克也曾经说过:如果你计算一下你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调查结果如下:

个人生理必需活动(睡觉休息、个人卫生护理、用餐或其他饮食活动):平均用时11小时53分钟,占全天的49.5%;有酬劳动(就业工作、家庭生产经营活动):平均用时4小时24分钟,占18.3%;个人自由支配活动(健身锻炼、听广播或音乐、看电视、阅读书报期刊、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平均用时3小时56分钟,占16.4%;无酬劳动(家务劳动、陪伴照料孩子生活、护送辅导孩子学习、陪伴照料成年家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看病就医、公益活动):平均用时2小时42分钟,占11.3%;交通活动:平均用时38分钟,占2.7%。学习培训:平均用时27分钟,占1.9%;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人自由支配活动时间接近4小时,但是这些时间都去哪儿了?你是否能准确的计算出来,这些时间是用来做有意义的事,还是被毫无意义的挥霍了。

我们都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也渴望更好的利用管理时间,市面上也有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方法和工具。

今天要介绍的不是时间管理的方法,而是一本时间管理类开启心智的经典之作。书中的主人公柳比歇夫可以说是时间管理的鼻祖,他本人并没有公布这个方法,也不把时间管理作为他的研究课题。但他创造了一种最适合他自己的时间使用方法,并坚持56年使用。

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可以不用看表,就知道和你聊天散步花了几分钟;他可以准确的预估每一项工作的耗时,以及同一样工作时间效率的提升和损耗。仿佛在他手中流走的时间跟我们所理解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他的时间统计法,可以帮你找到时间黑洞,杜绝无效浪费,多维度处理任务,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这就是《奇特的一生》,一本关于柳比歇夫的纪实散文,关于他和时间的故事。

一、时间管理的鼻祖:柳比歇夫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柳比歇夫是谁。

他作为一个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是大家没有听说过的。他的一生,表面平凡,但是却十分“富足”,时间对他而言,仿佛是普通的人两倍甚至更多。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下,他的产出惊人。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他写了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超过印张,相当于12页打字稿。

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他搜集了地蚤标本共只。其中0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5倍。

他对所有接触过的领域,都有着刨根问底的研究精神和高质量的产出,这些领域包括: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

他是如何做到以上这些结果的?答案就是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

他的时间统计法,科学准确的计算了他每天每时每刻的时间,把他的人生做了全面的数据化。而他清楚地了解这些数字的真正价值,把时间当做可以使用的“物质”,精打细算地使用着。

时间统计法为他创造了高度理智和健康的生活。他不但睡得多,不开夜车,他还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甚至旅行领略山河景色。他的工作产出颇丰,他的生活乐趣,享受得要比我们多得多。

时间统计法帮助了他,完成了工作的目标,让他一生都处在自我成长。

二、三个步骤,掌握时间统计法

如此神奇的时间统计法,到底是怎么做的,让我们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操作步骤其实非常简单,只有3个步骤,分别是记录、统计、计划。

第一步:时间记录

这里的时间记录不同于我们大部分人所理解的,他的记录没有记叙,没有细节,没有思考。只有事件和时间。这里简单列举一些记录的内容,如下。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小时25分。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可以看到,他的统计详细而具体,同时也是干巴巴的,像电报一样乏味。

柳比歇夫从年开始记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在革命的岁月里,在战争的年代中,住院也罢,在出门考察途中的火车上也罢,始终坚持不懈。没有任何原因、任何事件、任何情况能不让他在日记中写上几行。

他的时间统计是纯工作时间,用在工作上的3个小时应当是真正做工作的3个小时,而不是我们日常描述的工作8小时,其实是毛时间,中间包含了午休,吃饭等其他活动。

他忠实的记录了他每天的时间花费,就像理财的朋友,记录每天的花销一样。他把时间当做财富花销一样记录着,并且从不间断。

第二步:时间统计

柳比歇夫的统计分为工作和生活,而工作又会分为两类。

第一类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

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其他的则都属于生活。

在他的眼中,所有时间都不能浪费,也没有所谓的休息时间,他的休息,就是两种工作类型的交替,比如第一类工作累了,就切换到第二类工作当做休息。

每天、每月,他会做各项时间的统计,他的统计像是“成本”核算。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

他的《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的手稿,在最后一页记录了这篇论文的“成本”:准备(提纲、翻阅其他手稿和参考文献)14小时30分;写29小时15分;共费43小时45分;共8天,年10月12日至19日。

每年年底,他会做年度总结和报告,记录多少时间用于生态学、昆虫学、组织工作、动物研究所;多少时间用于同人们打交道、路途往返、家务;看了多少书,都是什么书;各国文字的文艺作品看了多少页。

比如,第一类工作(.5),路途往返(),交际(),私事10(8.5),诸如此类,一共是。括号里的数字是实际使用时间,括号前面则是计划使用时间。

他的统计,准确的统计了所有事情的时间花费。时间比过去花少了,还是多了。跟计划使用的时间差了多少,并以此优化第二年的计划。

第三步:计划

每一年过去,柳比歇夫都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完上一年,就该制订下一年的计划了。下一年的计划是根据柳比歇夫提出的任务大致安排的。

他的时间使用,就像计划经济,他的时间更像货币。做什么事情花多少钱。他的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

例如计划要看一本什么书。根据他以往的经验,一小时能看页,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制订计划。如果这本书的知识是新领域,他同样会评估读书、摘要的时间。

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依靠经常的计算和检查。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就像某些研究所那样,光会做计划,却不去操心这计划能不能完成。

他完成计划的精确程度,令人惊诧不已。年的年度总结中,柳比歇夫写道,第一类工作没有完成,差28%:“主要的原因是奥丽雅和瓦丽雅病了,结果同人们打交道多了。”

第一类工作完成.5,原计划,赤字为5.5,即1%,也就是说,一切都相符,误差仅为1%!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人在一年内能干多少事,能见识多少东西啊!太多了!柳比歇夫的每一份总结都显示了人有多大的潜力,每一份总结都使我们为了人有那么充沛的精力而感到骄傲。人的精力,如果明智地利用它,能创造多少成果啊!

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把他一生的时间制订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就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的鉴定。

四,其他守则

除了时间统计法之外,他还有几条守则:

1、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2、不接受紧急的任务;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4、每天保持10小时左右睡眠时间;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这几条守则不可能要求人人去遵守,这几条守则是他个人的守则,是按自己生活和自己身体的特点拟订的,他好像在研究自己工作能力的心理特点,在研究最适合自己工作能力的日常生活制度。

三、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原因

柳比歇夫对待具体时间的勇敢精神令人惊讶。他善于捉摸具体的时间。他学会了如何同跳动着脉搏的、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数的、日益减少着的余年。他小心翼翼地延长时间,紧紧攥住它,尽量做到不无故浪费时间,连点滴时间都不放过。

对很多人来说,使用这个方法最大的困难,在于坚持?他是如何做到的?

总结下来,只有3点:设定目标、热爱事业、学习欲。

年,柳比歇夫从部队复员回来,开始从事纯学术工作。从那开始,他提出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柳比歇夫开始的时候同旁人差不多,跟所有年轻人一样,渴望着建树功勋。他也碰到过挫折,也遇到过三心二意,中途研究了很多其他学科,也曾摇摆。

但他深信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无比美好的事业,因此才有如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工作能力。他的工作要求他付出正常人无法比拟的精力,需要消耗比正常人的一生更多的时间。他当然相信他能做到,但总是要从另外什么地方再去挖掘一些力量,再去挖掘一些时间。

他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和对问题根源的研究。他不惧怕的权威,对于权威著作,他总是要找到他自己的东西,吸收消化融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他是是虚无主义者。他不膜拜任何一个权威,他不信仰任何一个原则,不管这个原则多么受到人们的尊重。对于未知的,他在孜孜不倦地探求真理;对已经确立了不可动摇的真理,他却在那里探求怀疑。

四、不仅是时间管理,更是自我成长

很多人在读完这本书以后,会认为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束缚自由了,压制激情了,有把人变成机器的危险了等等。

他们以为这是一套时间管理的方法,而这套时间统计法本质上是一个人对时间的态度。作为一个人,能有充分价值地生活多少时间,是由自己决定的。柳比歇夫很好的印证了,由他决定自己的人生和时间,而不是被时间支配。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有句话:“决定人的精神品质的,不是他的行为本身,而是他的意图。”

柳比歇夫通过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做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等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这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的道路。

他创造了他的方法,他通过他的方法证明,如果把一切才能集中用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多么多的成就。只要连续多年有系统地、深思熟虑地采用他的方法,可以超过天才。

五、落地小技巧

如果你看了以上方法,也想去尝试时间统计,有很多APP都实现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对应的几个功能,包括时间记录、每日/月时间占比、时间总计。

柳比歇夫用纸和笔实现了时间统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更好的APP可以使用,可以更准确高效的统计时间,相比手动计算已经高效了很多。

但是工具都是辅助的,最终能否坚持,是否把时间统计当做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每个人自己探索。

我是ONE逍,专注职场和个人发展。

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18.8购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